广东中山各驾校实施IC卡计时 一费制管理避免乱收费
据记者了解,为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下称“驾校”)经营行为,提高培训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培训能力与考试能力协调一致,解决学员培训、考试积压问题,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关于驾驶员培训、考试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中山市实际,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与中山市公安局将于2012年7月1日联手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培训、考试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今后驾校培训指标将与考试合格率挂钩,驾校与学员签订培训合同将严格执行“一费制”,今年10月前驾校培训将启用培训学时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后学车有什么“着数”?下文见分解。
发放IC卡记录学时
“针对部分学员所反映的"学时不足"的问题,目前在交通运输及交警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已经交由广东省中山市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操作相关事宜,10月1日前将启用培训学时计算机管理系统,相关设备的选择将参考周边一线城市(广州)的成功经验,以确保设备系统顺利投入使用。”中山市交通运输局车辆技术管理科郑志力科长告诉记者,培训学时计算机管理系统主要由安装在副驾驶位置的学时记录仪构成,可对学员和教练进行实时监控(不定时拍照取证)。系统正式启用后,每个学员将人手发放一个学时记录IC卡,学员上车前先插卡,每位学员的学习时间等信息在IC卡里都会有详细的记录,相关信息将同步传输到交通运输部门的监控平台。郑志力科长表示,“以往个别教练和学员在培训阶段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启用新系统后将有效避免学员由于学时不足而导致驾技不精的问题。”得知消息后,上个月刚报名学车的银行职员吕小姐表示,“报名之前就听说有教练"浑水摸鱼"应付了事,但使用IC卡后对学员的权益就有所保障了,起码学费花得明明白白。”
而在系统启用前,《教学日志》应由带教的教练妥善保管,随车携带,如实记录学员培训学时。为加强培训学时监管,各镇区交通运输分局负责培训学时的监督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抽查《教学日志》。
车管考试部门主动延长考试时间
“考虑到各类因素影响考试效率和考试进度,为充分满足市民的需求,车管考试部门主动延长考试时间。”中山市交警支队车管所李所长告诉记者,目前车管考试部门已从以前的每天日均工作近8小时(星期六日加班制),改为当前的电子桩日均工作14小时(8:00-22:00),“九选三”日均工作15小时(7:00-22:00)(一周7天无休工作制)。除考试时长外,车管考试部门还分别从考试车辆、考试人员和考试设备三方面保障考试量。为应对酷暑天气,车管考试部门设有专人对考试车辆进行日常维护、加油、送修等,并通过在考试场地内加装高压水枪设备10套,及时为过热的考试车辆降温,保障车辆性能。
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驾校培训质量不过关,结果便是导致考车及设备损坏,“例如,考试过程中使用离合半联动驾车、不考虑挡位猛踩油门,导致车辆离合损坏甚至烧毁;在"限速通过限宽门"项目中碰撞隔离带、在电子桩考试过程中碰撞考试标杆等,导致考试车辆碰撞设备和碰撞考试车事故常发,考试车辆和设备损坏严重。以科目二"九选三"为例,有时出现一天考试有6辆车辆损坏,无法正常考试,大大降低考试效率。另外,由于部分驾校培训场地的"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项目坡度不符合相关标准(坡度需为30°),培训时难度降低,导致考生在标准的坡道进行考核时,难以通过考试,甚至在坡道上出现车辆下滑的情况。”因此,考车遭损坏的频率居高不下。
在考场综合楼旁边,记者看到一个尚未完工的工房,据了解,该工房是交警部门为提高考试车辆的维修效率而筹建的维修站,预计该站将于年内落成,届时考车的维修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新规亮点 “一费制”管理避免乱收费
据了解,从7月1日开始,中山市各家驾校招收学员,应当与学员签订我市驾培行业统一格式的《中山市机动车驾员培训合同》(以下简称《培训合同》),《培训合同》一式两份,驾校、学员各执一份。《培训合同》由市交通运输局委托市机动车维修与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驾驶员培训分会(以下称“驾培分会”)统一印制和登记发放。驾培分会应完善《培训合同》登记发放管理制度,发放人、签领人应签名确认。驾培分会根据市交通运输局核定的各驾校月培训指标数发放《培训合同》文本,发放时应登记相应的号码段,并在《培训合同》上注明所属驾校。驾校到市交警考试部门办理学员驾驶证申请,必须携带统一印制的《培训合同》供交警考试部门受理业务时核对。中山市交通运输局车辆技术管理科郑志力科长表示,该项新规将要求各家驾校招收学员时实行“一费制”收费(由于物价部门已经采取开放式管理,各家驾校学费将由“市场杠杆”调节),不可私自再签订其他收费项目,上述措施将有效杜绝个别驾校乱收费的现象,“以往某家驾校打出"学费两三千"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因为往后将不得巧立名目再收取学员其他费用(补考时的再培训费除外),必须实行一次性收费。”
驾校培训指标 将与考试合格率挂钩
“目前"九选三"项目考试通过率不高,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各家驾校的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必须拿出强有力的手段督促驾校狠抓培训质量。”中山市交警支队车管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通知》要求,从2012年7月1日起,驾校必须严格按综合培训能力指标招收学员。驾校的综合培训能力指标由市交通运输局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结合驾校的教学资源、驾驶证考试合格率、年度质量信誉考核、诚信经营等情况核定并向社会公布。培训能力指标为年度指标,按月平均核定执行,市交通运输局每月30前按以下公式核定驾校下一个月的培训能力指标并公布执行。月度培训能力指标的计算公式:月度培训能力指标={月度基本培训能力指标+月度奖励指标(或-扣减指标)}×一车一教练数。
现场镜头 考场工作人员都成“黑娃子”
中山市交警支队车管所李所长告诉记者,为解决考生积压问题,目前他们已最大限度调派人手投入考场工作,目前,负责科目二考试的车管考试民警以及工作人员共28人,需要担任考试资料签章、考场巡考和秩序管理、考试中央监控、考试成绩单打印、考生档案整理、待考室秩序管理、考试场驻点引考和上车保障考试安全(限宽门)等工作,“考试人员工作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这份工作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几乎没有女生愿意到考场工作,因此两三天时间就会把人晒成"黑娃子"。”考场为水泥地面的露天场地,暴晒后特别刺眼。据了解,民警和工作人员长期在场地上长时间工作,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亚健康的身体状态。记者发现,驻场引车人员所处的工作棚帆布较薄,在烈日的烘烤下,犹如蒸笼,而工作人员在夏季则要每天接受高温“洗礼”。李所长表示,在考场内的工作人员经常出现中暑、发烧、皮肤被烈日灼伤,脸部患皮肤病等情况,但为了保障日常考试工作不受影响,依然坚持带病上岗。
现场镜头 待考室内空调“凉浸浸”
在走访当天,记者发现在考场内配备有多项便民措施:在待考室内,两台挂壁电视滚动播出考试流程教学片、考试标准图示和当场次考生考试实况视频供考生浏览,并及时公布考试成绩;设置便民饮水设备,为考生提供饮用水供应;同时开启空调设备,保证考试待考环境清凉舒适,“凉浸浸”的室内与热浪逼人的考场俨然“冰火两重天”;在待考楼到第二待考区间架设遮阳挡雨长廊,保证考生待考过程不受烈日雷雨影响;在考试车上安装保险装置以控制车速,以及在科目二的部分考试项目内增设防撞设施,提高考试安全性;建立考试培训质量公开排名制度(每月在互联网上公布驾校培训考试质量排名),公开透明,为学驾群众自主选择驾校提供依据(网址为:ht t p:/ /w w w .gdzs110.gov.cn);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会向《驾驶技能准考证明》于年底内到期的考生发送温馨提示短信,收到短信的考生在完成相关考试科目培训后,可自行携带有关资料到长江考场驾驶人考试办证厅预约考试。
考车现状 部分考车已更换改良设备应对高温
据了解,目前针对“科目二”已购置考试车辆共26辆,其中电子桩用车手动挡7辆、自动挡1辆:“九选三”用车手动挡14辆,自动挡1辆,另有大客1辆,大货1辆,以及中客1辆。目前,支队已购置6辆海马手动挡考试车,工程师正在安装车载设备,即将投入使用。针对驾校和考生所反映的“高温天气下车载设备故障率增大”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与科目二电子评判系统设备工程公司沟通,加派人员及时对考试设备进行维护,进一步提高设备性能,以有效抵抗因高温等各种因素对考试设备的磨损。
记者体验 “坡道起步”不难,考前宜先熟悉考车
在上期走访调查中,几家大型驾校负责人向记者反映,不少考生都“栽”在“九选三”中的必考项目“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原因归结为在斜坡上起步动力明显不足,导致突然熄火甚至“溜车”。
5月29日,在交警支队车管所相关负责人陪同下,记者在中山市汽车类驾驶人考核场(下称“考场”)亲身体验了“九选三”的几个考试项目,相关工作人员提示,在进入第一个必考项目“侧方停车”前,昨天,有媒体报道称,广州驾培招生新规则确定“出一人招一人”,目前中心区驾校面临倒闭,而番禺等周边区驾校学车“挤破头”。对此,市交委汽车维修管理处昨晚称,并不存在该媒体所说的情况。
市交委汽车维修管理处表示,截至5月30日,根据统计,市区各驾培机构实际招生量为7387人,仅占公安部门5月份通报考试量的40%左右,并不存在市区学车报名难现象。
市交委汽车维修管理处指出,在广州中心城区实施新规的同时,两区两市(指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市及从化市)驾驶员培训机构仍严格按照原有的招生规定,即58人/车/年的规定进行招生。截至5月30日,据统计,番禺区各驾校上半年招生量为25954人,占全年可培训学员的45%左右,并未出现有学员报名“挤破头”的现象。
市交委汽车维修管理处表示,目前,他们与驾照考试管理部门正在开展对两区两市驾培企业的联合检查,严厉打击超能力招生、不按规定考试等行为。假如考生认为考车车况不佳,可向考场工作人员提出更换考车要求,在顺利通过上一项目后,记者驾驶考车来到斜坡前(车上载有4人,并开启空调),听到车载语音系统提示读卡成功后,将考车开到指定位置停车,在“半离合”状态下,半踩油门、松手刹,顺利通过第二个考试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记者发现,在油门踏板下安装了一个特殊装置,据悉,该装置的用途是避免个别考生踩油门过猛而引发不必要的意外。虽然顺利通过“九选三”两项必考项目,但记者发现,考车(海马福美来)上的离合踏板位置相对靠后(与刹车、油门踏板并非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由此可见,离合的行程较其他车型要短,换句话说就是离合比较敏感,只要松开少许离合,便会连接压盘(即开始输出动力),但现状是中山市多数驾校教练车均非海马福美来,因此,记者建议考生在考前不妨先熟悉考车车型,有了初步接触对稳定心理也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