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后驾车存隐患 车主切莫忽视导致疲劳驾驶
很多人都知道酒后不能开车,但是服药后驾车有无危险?9月4日,记者从市交警大队了解到,服药后驾车,同样会出现困倦、瞌睡等情况。交警部门提醒,药驾的危险程度不低于酒驾。
本报曾于4月7日刊发了《药驾危险不亚于酒驾》的稿件,对药驾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报道。当时,该报道引起了许多车主的重视,但部分车主依然对“药驾”这一概念没有任何了解。
近日,在学院西路附近,记者目睹了一场交通事故:一辆小轿车突然撞向路边,多亏旁边没有行人,才没有造成太大损失。后来,记者了解到,这竟然是车主吃了感冒药,导致精神恍惚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据车主介绍,当天他感觉自己感冒了,便服用了一粒新康泰克。“刚出门时,便感觉有些昏昏沉沉的,浑身没有力气。当行至学院西路时,突然感觉头晕眼花,随后就发生了交通事故。但多亏没有行人,才没惹出大麻烦。”车主无奈地说。
记者了解到,很多药物上都标注了“用药期间不宜驾车或高空作业、操纵机器”等字样,但是很多市民对此了解太少,往往不当回事。市中心人民医院的李医生表示,部分感冒药、抗过敏药、止咳药等药物中均含有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等成分,药物会导致人的反应能力降低。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耳鸣、眼花等症状,导致车主的驾驶能力受到影响。
交警部门提醒,车主服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所含成分、注意事项和有无嗜睡、反应迟钝等副作用。如果影响状态,切勿服药后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