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硝烟为驾驶证“盖章”
深秋,豫南山区,薄雾笼罩。在济南军区某集团军组织的一场演练中,运输保障分队伴随大部队时而隐蔽迂回,时而击退小股进犯之敌,时而拔掉敌拦路据点……走、打、藏、防,样样娴熟过硬。
透过演练硝烟笔者看到,驾驶室中手握方向盘的竟有许多是新兵。“过去每到这个时候汽车兵都很紧缺,参演单位向上级打报告求援是常有的事。如今新兵当年训练、当年成才、当年就能上战场,了不起!”在场观战的一位军区领导说。
战术课目训练占实车训练比重的80%
“过去一门心思把车开好就可以了,如今判读地图、用修电台、手枪速射等课目都是必修课,逼着我们长出‘三头六臂’来!”该集团军司机卫生员训练大队教练班长、上士徐根辉说。
今年,该集团军汽车驾驶新训学兵培养从保障型向打仗型转变,这批汽车学兵不但要学习驾驶,还必须应对各种战场运输环境考验。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环境更趋复杂,超视距、精确打击等现代作战方式对驾驶员战术素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培养打仗型汽车兵势在必行!”该集团军军运油料处处长刘晓宇介绍说,他们编纂形成了涵盖勤务常识、防卫基础、战时排障与抢修等4类23个战术课目教学教案,单兵实车训练小时、行车训练里程大幅增加,其中80%用于战术课目训练。
为提高驾驶员战斗素养,该集团军拿出了务实管用的办法:战术训练课目成体系,训练比重有了硬指标,推动打仗型驾驶员训练培养进入规范化轨道。前不久,临近结业的驾驶员又远程机动千余公里,展开实战化条件下的运输勤务综合演练,炮火袭击、航空侦察、电磁干扰、破袭渗透……一路上敌情险情变幻莫测,让他们经受了近似实战的洗礼。
助理员连出“狠招”演兵场硝烟四起
“弹药前送至××地域!”
这天凌晨,当电台第3次传来军运油料处刘炜斌助理员的声音,坐在驾驶室内的学兵郑腾飞、王思豪已困意全无。
20分钟前,急促的哨音刺破夜幕,电台传来敌情通报:疏散地域暴露,立刻转移!郑腾飞和王思豪飞快撤除车体伪装物,在月色掩护下关闭车灯悄悄转移。7分钟后,“敌”炮火倾泻下来,他们仿佛“蒸发”了似的无影无踪。
钢铁长龙悄然疾驰,他俩驾驶头车带领本排开出几公里,依稀看见前方上坡处有浓烟升起……“大家注意,迅速穿戴防毒装具,加大车距,快速通过!”王思豪通过车载电台提醒战友。
行进途中,接到运送弹药的命令后,他们按照平时练就的技能,通过观察星斗、查看地图和指北针,很快确定了最佳前出路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车队行进间突然枪声大作。“战斗小组迅速占领背敌一侧!”接到命令后,王思豪和战友默契地左右交替迂回,从两侧快速向“敌”火力方向包抄,出其不意发起反击。
“越是突发复杂情况,越能检验驾驶员战斗勤务能力。”负责评判的司机卫生员训练大队训练处处长尚永新介绍说,今年该集团军规定,将步兵战术技能,包括隐蔽伪装、识图用图、野外生存、进攻战斗等,纳入驾驶员必练必考内容。
车队就要到达前送地域时,刘助理员再出狠招:郑腾飞被流弹“擦伤”。只见他和王思豪闪出空当,不经停车便迅速交换了位置。郑腾飞打开急救包,快速处理伤口,王思豪第一时间修正方向全速前进……
设置险难课目对接未来战场
“汽车兵车开得好不好,要用战场环境这把尺子来衡量。”司机卫生员训练大队领导介绍说,此次演练的另一特点是逼着学兵学会灵活应对战场各种险情。
这一点,同为学兵的张天雷、张天林兄弟俩印象深刻。“轰、轰……”两声巨响后,张天雷接到命令,大桥出口道路遭“敌”破坏,损毁严重无法通行,后续车辆倒车后迂回抵近。
桥面本就狭窄,四周又有炸点,通过不易、倒车更难。只见张天雷左右来回观察后视镜,手脚并用连续操作,车辆左挪右摆缓缓倒出,没有碰到一个炸点。
复杂战场环境才能锤炼汽车兵过硬技能。针对以往险情设置没有统一标准、针对性训练不系统的实际,该集团军规范驾驶训练内容,让险情设置更加科学:他们归纳总结了10多种自救互救方法、20多种复杂路况通行要领,要求学兵人人掌握;整修建设了包括弹坑路、岸滩路等9个模拟道路在内的运输勤务训练场,让学兵感受逼真战场环境;分阶段把学兵拉到生疏地域、险难路段开展实战化训练,提高学兵遂行作战任务能力。
演练现场,沿原路前行的张天林也接连遇到麻烦,先是蜿蜒崎岖的山道仅比车身宽20厘米,考验的是极限转弯能力,接着是通过“高山冰冻路”,最后还要过400米长的弹坑路,坑面有大有小、深浅不一,他们利用备胎、车厢板一一涉险过关。
兄弟俩经过重重考验终于拿到驾驶证。无疑,这用炮火硝烟“盖章”的驾驶证更具含金量,因为这是他们走向未来战场的“通行证”。